忽然人报,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,命你们大家去猜,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。①四人听说忙出去,至贾母上房。只见一个小太监,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,专为灯谜而制,上面已有一个,众人都争看乱猜。小太监又下谕道:“众小姐猜着了,不要说出来,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,一齐封进宫去,娘娘自验是否。”宝钗等听了,近前一看,是一首七言绝句,并无甚新奇,口中少不得称赞,只说难猜,故意寻思,其实一见就猜着了。②宝玉、黛玉、湘云、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,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。③一并将贾环,贾兰等传来,一齐各揣机心都猜了,写在纸上。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,恭楷写了,挂在灯上。
太监去了,至晚出来传谕:“前娘娘所制,俱已猜着,惟二小姐与三爷猜的不是④。小姐们作的也都猜了,不知是否。”说着,也将写的拿出来。也有猜着的,也有猜不着的,都胡乱说猜着了⑤。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,每人一个宫制诗筒,一柄茶筅,独迎春、贾环二人未得。迎春自为玩笑小事,并不介意,贾环便觉得没趣。⑥且又听太监说:“三爷说的这个不通,娘娘也没猜,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。”众人听了,都来看他作的什么,写道是:
大哥有角只八个,二哥有角只两根。大哥只在床上坐,二哥爱在房上蹲。
(相关资料图)
众人看了,大发一笑。贾环只得告诉太监说:“一个枕头,一个兽头。”⑦太监记了,领茶⑧而去。
① 此时元春正式得意之时,故有此情趣。
② 写宝钗心机,通达人情世故。
③ 灯谜不难却写了半日,足见各人之谨慎恭敬用心思,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俗还要颂圣。承后文“恭楷写了”。
④ 侧写迎春、贾环之智。
⑤ 作者并没有写各人送进宫的灯迷是什么,以宝玉,黛玉,宝钗,探春之能虽是谜语亦会带有颂圣之意。
⑥ 写贾环之计较,迎春之豁达,伏后文二人表现。
⑦ 这个谜语不难,很粗浅,想太多反而猜不着。枕头,古代用方枕,长方体有八个角。兽头是指戗脊上的兽形件,有两支犄角,起到固定屋脊的作用,可镇妖驱邪。
贾环的谜语也是有隐喻的,贾环的大哥是贾珠,贾珠“只在床上坐”,因沉湎床笫之事而早夭。二哥贾宝玉被以贾母为首的众人捧上了天,贾宝玉目无凡尘,对贾环不过是“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”,除了知道尊重长辈就是和漂亮女孩厮混,眼睛不向下看,故称其“爱在房上蹲”。
⑧ 领茶是对领赏风雅的说法。
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,自己越发喜乐,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,设于当屋,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,写出来粘于屏上,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,为猜着之贺。贾政朝罢,见贾母高兴,况在节间,晚上也来承欢取乐。设了酒果,备了玩物,上房悬了彩灯,请贾母赏灯取乐。上面贾母、贾政、宝玉一席,下面王夫人、宝钗、黛玉、湘云又一席,迎、探、惜三个又一席。地下婆娘丫鬟站满。李宫裁、王熙凤二人在里间又一席。①贾政因不见贾兰,便问:“怎么不见兰哥?”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,李氏起身笑着回道:“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,他不肯来。”婆娘回复了贾政。众人都笑说:“天生的牛心古怪。”②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。③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,抓果品与他吃。大家说笑取乐。
① 贾政在时的席位安排,李纨、王熙凤这样的晚辈媳妇是要回避的。
② 所谓贾兰之“牛心古怪”应是在元春省亲时,说他“极幼”没有让他见姑姑,没有让他展才作诗而有所不满。此时借机向贾政表达,可能背后有李纨的指使。实际贾兰早已入学读书(第九回),且根据李纨判词来看他未来是考上了功名的。
③ 前边写席位没有贾环,此处让贾环去叫比他小一辈的贾兰,侧写贾环低下的地位。
往常间只有宝玉长谈阔论,今日贾政在这里,便惟有唯唯而已。余者湘云虽系闺阁弱女,却素喜谈论,今日贾政在席,也自缄口禁言。黛玉本性懒与人共,原不肯多语。宝钗原不妄言轻动,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。①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,反见拘束不乐。贾母亦知因贾政一人在此所致之故,酒过三巡,便撵贾政去歇息。贾政亦知贾母之意,撵了自己去后,好让他们姊妹兄弟取乐的。贾政忙陪笑道:“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,故也备了彩礼酒席,特来入会。何疼孙子孙女之心,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?”贾母笑道:“你在这里,他们都不敢说笑,没的倒叫我闷。你要猜谜时,我便说一个你猜,猜不着是要罚的。”贾政忙笑道:“自然要罚。若猜着了,也是要领赏的。”贾母道:“这个自然。”②说着便念道:
① 薛宝钗是客人身份,故坦然自若。贾政在,王熙凤也不便说笑。
② 这段贾母和贾政当着晚辈们的对话,直白平实没有客套,才是至亲的感觉。
猴子身轻站树梢。打一果名。
庚辰双行夹批:所谓“树倒猢狲散”是也。
伏贾家败后合家四散,贾母便是树梢上的猴子头领。
贾政已知是荔枝,便故意乱猜别的,罚了许多东西,然后方猜着,也得了贾母的东西。然后也念一个与贾母猜,念道:
身自端方,体自坚硬。虽不能言,有言必应。打一用物。
喻贾政品格方正。“虽不能言,有言必应。”伏后文贾政觉得灯谜不吉,没有说出口,但这些不吉利的谶语都应验了。
说毕,便悄悄的说与宝玉。宝玉意会,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。贾母想了想,果然不差,便说:“是砚台。”贾政笑道:“到底是老太太,一猜就是。”回头说:“快把贺彩送上来。”地下妇女答应一声,大盘小盘一齐捧上。贾母逐件看去,都是灯节下所用所顽新巧之物,甚喜,遂命:“给你老爷斟酒。”宝玉执壶,迎春送酒。贾母因说:“你瞧瞧那屏上,都是他姊妹们做的,再猜一猜我听。”贾政答应,起身走至屏前,只见头一个写道是:
贾政讨贾母欢喜的方式也很直白,就是让儿子泄谜底,再夸一句“到底是老太太,一猜就是。”远不如王熙凤会开玩笑讨贾母的欢心。迎春送酒是因在场姐妹中她排行最大。
能使妖魔胆尽摧,身如束帛气如雷。一声震得人方恐,回首相看已化灰。
庚辰双行夹批:此元春之谜。才得侥幸,奈寿不长,可悲哉!
前一句写元春在宫廷斗争中的胜利。伏元春封妃短暂辉煌之后猝然而逝。
贾政道:“这是炮竹嗄。”宝玉答道:“是。”贾政又看道:
天运人功理不穷,有功无运也难逢。因何镇日纷纷乱,只为阴阳数不同。
庚辰双行夹批:此迎春一生遭际,惜不得其夫何!
伏迎春一生谨慎忍让,却错嫁孙绍祖,饱受折磨,不久即死。
贾政道:“是算盘。”迎春笑道:“是。”又往下看是:
阶下儿童仰面时,清明妆点最堪宜。游丝一断浑无力,莫向东风怨别离。
庚辰双行夹批:此探春远适之谶也。使此人不远去,将来事败,诸子孙不致流散也,悲哉伤哉!
伏探春远嫁,一去不归。远嫁的时间可能是清明。
贾政道:“这是风筝。”探春笑道:“是。”又看道是:
前身色相总无成,不听菱歌听佛经。莫道此生沉黑海,性中自有大光明。
庚辰双行夹批:此惜春为尼之谶也。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,宁不悲夫!
伏惜春出家,独坐禅房。“缁衣乞食”显然不是在栊翠庵出家。“缁衣乞食”是形容惜春做尼姑化缘的状态。有度牒正式出家的尼姑是不用行乞的。
庚辰眉批:此后破失,係再补。
庚辰:此回未成而芹逝矣,叹叹!丁亥夏。畸笏叟。
贾政道:“这是佛前海灯嗄。”惜春笑答道:“是海灯。”贾政心内沉思道:“娘娘所作爆竹,此乃一响而散之物。迎春所作算盘,是打动乱如麻。探春所作风筝,乃飘飘浮荡之物。惜春所作海灯,一发清净孤独。今乃上元佳节,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?”心内愈思愈闷,因在贾母之前,不敢形于色,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。只见后面写着七言律诗一首,却是宝钗所作,随念道:
以下宝钗灯谜按庚辰本批语是原作,其他文字疑似后人所补非作者原文。
朝罢谁携两袖烟,琴边衾里总无缘。晓筹不用鸡人报,五夜无烦侍女添。
焦首朝朝还暮暮,煎心日日复年年。光阴荏苒须当惜,风雨阴晴任变迁。
此迷伏薛宝钗和宝玉婚后,宝玉出家,薛宝钗孤独终老。谜底是更香。
蒙古本,戚序本和南图本的补作写更香迷是黛玉所作,另增加了两个谜语。这个版本补作直白浅显,等而下之,仅供参考,内容摘录如下:
(贾政道:“这个莫非是更香?宝玉代言道:“是。”贾政又看到:
南面而坐,北面而朝;象忧亦忧,象喜亦喜。
贾政道:“好,好!如猜镜子,妙极。”贾政道:“这一个却无名字,是谁做的?”贾母道:“这个大约是宝玉做的。”贾政内心沉思道:“娘娘所作爆竹,此乃一响而散之物。迎春所作算盘,是大动乱如麻,探春所作风筝,乃飘飘浮荡之物。惜春所作海灯,一发清静孤独。今乃上元佳节,如和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?”内心愈思愈闷,因在贾母之前,不敢形于色,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。再看宝钗的道是:
有眼无珠腹内空,荷花出水喜相逢。梧桐叶落分离别,恩爱夫妻不到冬。)
贾政看完,心内自忖道:“此物还倒有限。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,更觉不祥,皆非永远福寿之辈。”想到此处,愈觉烦闷,大有悲戚之状,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,只垂头沉思。
贾母见贾政如此光景,想到或是他身体劳乏亦未可定,又兼之恐拘束了众姊妹不得高兴顽耍,即对贾政云:“你竟不必猜了,去安歇罢。让我们再坐一会,也好散了。”贾政一闻此言,连忙答应几个“是”字,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,方才退出去了。回至房中只是思索,翻来复去竟难成寐,不由伤悲感慨,不在话下。
且说贾母见贾政去了,便道:“你们可自在乐一乐罢。”一言未了,早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,指手画脚,满口批评,这个这一句不好,那一个破的不恰当,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。宝钗便道:“还象适才坐着,大家说说笑笑,岂不斯文些儿。”凤姐自里间忙出来插口道:“你这个人,就该老爷每日令你寸步不离方好。适才我忘了,为什么不当着老爷,撺掇叫你也作诗谜儿。若果如此,怕不得这会子正出汗呢。”说的宝玉急了,扯着凤姐儿,扭股儿糖似的只是厮缠。贾母又与李宫裁并众姊妹说笑了一会,也觉有些困倦起来。听了听已是漏下四鼓,命将食物撤去,赏散与众人,随起身道:“我们安歇罢。明日还是节下,该当早起。明日晚间再玩罢。”且听下回分解。
最后这三段续文文笔寡淡,情节也不大通。
“皆非永远福寿之辈”不通,没有人能永远福寿,寿就有长久之意,应去掉“永远”二字。
贾政因这几个灯谜“竟难成寐,不由伤悲感慨”是夸张了,续书人不似作者举重若轻。贾政能看出来,黛玉、宝钗也能看出来,只是猜谜做戏不以为意而已。
从前后文看,宝玉的行为也不对,由大家公子变成了小家子的顽皮孩子,家宴场合他既不会离席跑出来指手画脚,也不会批评黛玉、宝钗、湘云及其他姐妹的灯谜“这个这一句不好,那一个破的不恰当”。宝玉“扭股儿糖似的只是厮缠”显然也是抄袭后文第九十三回用词,东施效颦,实际在这种场合宝玉是不会当众对嫂子有这种行为的。王熙凤的语言也不出彩,她应该通过打趣宝玉讨好贾母,并能逗得众人大笑。宝玉深得贾母喜欢的优点之一就是知礼,有眼力价。(第五十六回:(贾母道)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,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,见了外人,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。若他不还正经礼数,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。就是大人溺爱的,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,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,使人见了可爱可怜,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。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,不与大人争光,凭他生的怎样,也是该打死的。)
上一篇 : 【播资讯】闲鱼上4千多苹果12pro可以买吗(闲鱼上3000多的iphone12pro靠谱吗)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